top of page

架拍.引肘.揮拍? 這適合你發力嗎?

已更新:10月14日


ree

筆者被這樣的教練教了一年,成為很難改掉的習慣。


根據孫子兵法來說,我們打球最好不要主動發動攻勢,

是要等對方發動攻勢時,發現弱點,然後加以攻擊。

可是,這時最佳的攻擊方式是 殺球,

第一次殺球是造成對方受迫,第二次殺球補刀才是最佳時機,

但是,需要再補一刀的時候,你的殺球卻出不了力,等於白忙一場。

更是讓隊友心灰意冷,

個人覺得,全力以赴打球是對對手和隊友的尊重,

不是自己打開心就好,有必要還是要學一些基本功和攻防

不能怪別人,沒人願意和你同時插拍打球。

雖然羽球有人常說打得開心快樂就好,這是自欺欺人的說法,

生活中太多失敗的事情打擊我們,

心理層面上來講,我們至少需要在球場上贏一次,才更健康。





在此先聲明,筆者只是很平凡的羽球愛好者,

相反的我到四十幾歲為治癒我苦不堪言的肩頸的痛楚才接觸羽球,

但是我剛出社會時從事十年以上的人像時尚婚紗攝影工作,

老一輩的都知道,婚紗攝影師很會擺POSE,

一眼就可以立刻複刻鏡射你的動作,

包含你身體的重心,細到手指,轉向和眼神。

所以我也很容易標準複刻教練,和看出球友的動作習慣。

我目前正職是建築住宅設計師,是工程管理監工,所以看師傅的手路學得也很快,

年紀大了,轉向教育改革事業多年,

目前致力於研究FREP教學方式應用到各個層面,

全國羽毛球成年練球指導-戀球團, 只不過是我經營的學校 - 又僕工藝 Upure Academy 的首起社團活動之一

也是指導老師教練授課的管理人,

所以,這裡有個人的看法,不代表正確,僅供參考。



ree

羽球和排球、棒球一樣,最終的施力點都同樣位置。

而棒球更接近羽毛球,只是少了拍子。

而投手投球的手指威力,和羽球很像,只是投手用在球路變化,

羽毛球手的手指是運用槓桿原理在施加力度,並提供更精確的方向。

投手出手時,一定有快速轉體動作,這在前篇有提到過:

任何穩定有效的發力,一定要有強而穩健的支點為重心。

使用身體和前蹬的力量,大臂給予基本支撐,小臂像甩毛巾以樣甩出,

手腕只是控制方向,不是用力的重點,

因為手腕韌帶和腕隧道很脆弱,不適合長期用力容易發炎。



這時,我們再回頭來看傳統科班教練教的東西:架拍,引肘,揮拍。

教練們的身體核心是有強而穩健的支點重心,

所以可以用這種方式打出高階以上的力道,

個人覺得成年學球的頂點是中進階,

最後很難和選手或校隊體保生的殺球力道相提並論



記住,你不是職業球手,是成年因為健康好玩愛上羽球的,

你可能腰已經彎不下來, 膝蓋還有一些職業傷害, 或從來沒運動過。

附帶一題,在我的選手訓練球館裡,聽教練們上課,

我最常聽到的就是:身體要放輕鬆。可是......... 可是. 他們不知道,

成年人就是不能放輕鬆身體,我們真正想學的是如何放輕鬆?


只有肢體動作在最放鬆的狀況,短時間集中發力,

才能像李小龍的寸勁力道一樣強大。

所以要提升殺球的威力,我們應該一起關心的是:


ㄧ 如何運用自身條件用盡全力。


二 然後是讓發力時間越來越短。


三 最後才是讓肢體力量和核心的提升。


能做到第三步的人,我敢斷言:

你絕對是中進階球手,你可能已經開始參加重訓,經常跳繩,

到處去全國各地球館找人比賽, 也請了專業教練,

正在為業餘比賽做準備了。

................................................................................................


*備註:我一整天生活和睡在我的選手訓練球館裡,甚至連聽到擊球聲都可以判斷球友正打出的球路。還有知道上百種各路教練訓練學員的方式,包含發影片招生的教練。


ree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