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機電製圖-立面平面. 管路清圖

已更新:10月11日

又僕工藝-建築水.電施工製圖-學程
又僕工藝-建築水.電施工製圖-學程

一 甚麼是 清圖 ?


清圖

指的是對已經繪製完成的圖面進行全面性檢查、整理與優化的過程 : 施工單位工作

台灣工程界常常沿用閩南話口語習慣或者日據時代的日語習慣來稱呼工程行為,這在水電工程或是裝修工程都常聽見,通常和字面意義無關,清 就是台語的打掃乾淨 弄個明白的意思

它包括以下這些基礎的事情要做 :


  • 檢查線條與圖層:確認線條粗細、線型正確,檢查圖層是否設定正確

  • 核對尺寸與標高:檢查所有標註是否正確無誤,並與設計文件一致。

  • 審核符號與圖例:確保所有水電符號的使用正確,並有相應的圖例

  • 校對文字與註釋:檢查所有文字說明、錯誤或表達不清的地方。

  • 排除重複與多餘:刪除重複或不必要的線條、文字或符號,使圖面簡潔。

  • 優化排版與佈局:調整圖面元素 佈局合理美觀,確保資訊傳達效率。

  • 檢查圖框與圖章:確認圖框資訊(如工程名稱、圖號、日期、繪圖者、審核者)

  • 交叉比對各圖面:將不同的圖面(如建築、結構、機電)交叉比對,進行協調。


二 排水管建築設備基礎知識


1. 壓力管 (Pressure Pipe)

在排水系統中,污水提升泵浦後的出水管需要加壓排放的管路。需注意承壓能力、接合方式及水錘效應。


建置資訊與規則

  • 材質:有PVC-U管 (硬質聚氯乙烯管)、HDPE管 (高密度聚乙烯管)、鑄鐵管、不鏽鋼管

  • 管徑:依排水量、流速、揚程、摩損,計算確定合適的管徑,確保排水順暢避免超壓。

  • 接合:常見的接合方式有溶劑黏著(PVC-U)、熱熔(HDPE)、機械接頭、法蘭接合。

  • 支撐:防止管路因水壓或水流衝擊而位移、震動。特別是轉彎處和變徑處,應加強固定。

  • 水錘:水流突然停止或變向,管壓瞬間升高損壞管路設備時。應設水錘吸收器或空氣室。

  • 洩水閥: 與排氣閥:為方便檢修和排除管內積水或空氣, 在管路適當位置設置。

  • 試壓:竣工後必須進行加壓試驗,試驗壓力通常會高於實際工作壓力。


2. 陰井 (Catch Basin / Gully Trap)

陰井是排水系統中用於收集地面雨水或污水,並連接至地下排水管渠的構造物。它通常設有沉砂槽和水封,以防止雜物進入管路造成堵塞,並阻擋臭氣逸散。


又僕工藝-放流採樣井平面圖
又僕工藝-放流採樣井平面圖
又僕工藝- 放流採樣井B又又-B 剖面圖
又僕工藝- 放流採樣井B又又-B 剖面圖


又僕工藝 -  放流採樣井A-A剖面圖
又僕工藝 - 放流採樣井A-A剖面圖

建置規則:

  • 污水管渠應於起點、會合點、彎折點及管徑變化點設置陰井或清除口。

  • 同管徑管渠直線設置間隔不得超過管徑一百二十倍

  • 基地建築線內外排水設施銜接處,應加設沉砂陰井,再排入基地外公共排水溝。

  • 陰井淨寬淨深要符合政府規範

  • 底部應設沉砂槽,攔截泥沙雜物, 設置凹形導水槽,使污水順暢流動,減少淤積。

  • 框蓋:陰井的框蓋應為密閉式(污水陰井)或密閉式(雨水陰井),並應能承受規定載重

  • 材質:混凝土、磚砌或預鑄混凝土製作。


3. 跌落主管與跌落副管 (Drop Manhole / Drop Connection)

當排水管渠在人孔或陰井處有較大高程落差時,為了避免水流直接衝擊井壁造成損壞、減少水力衝擊、防止氣味溢散及便於維護,會設置跌落人孔,並配置跌落主管與跌落副管。


  • 管渠落差在60公分以上者,應設置跌落陰井(或人孔)。


4. 人孔 (Maintenance Manhole / Inspection Chamber)

人孔是下水道系統中供人員進出,以檢查、清理、維護管渠的設施。


建置資訊與規則:

  • 內徑不小於90公分。

  • 人孔底部應設置導水槽,使水流順暢,減少淤積。

  • 在進入人孔前,必須進行氣體偵測,確防沼氣或其他有害氣體中毒。(職安)

  • 應設置爬梯, 孔壁用混凝土或預鑄混凝土製作。人孔蓋與框為鑄鐵,有防滑和防腐塗層。



三 設置施作規範參考

  •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備編》《下水道用戶排水設備標準》

  • 《建築物給水排水設備設計技術規範》

  • 相關國家標準 (CNS):如管材、閥件、設備等應符合的標準。

四 從立面開始比對

  • 取得完整圖面: 結構 建築 和水機電,包含標準的圖例共通的圖塊

  • 清圖一般順序: 從排水系統開始. 列印昇位圖和平面圖比對

  • 找出欠缺 不良 與衝突, 有秩序與邏輯的檢視 沒有一定習慣


五 排水系統 清圖

  • 先用色筆標示出所有排水立管, 當作在施工一樣由下往上畫 1F開始

  • 雨水立管 (來自於戶外) 汙水立管 (來自於戶內) 進行數目核對與標示

  • 同樓層排水立管數目位置比對 (平面圖比對)


六 動力系統 清圖

  • 原則上由外往內到尾,檢視動力到盤體的立管數目

  • 再經由平面圖, 檢視數量與補繪


七 給水系統 清圖

  • 由下到上: 蓄水池到揚水泵到揚水管數目核對與補繪

  • 由上到下: 加壓泵到各樓層給水幹管數目核對與補繪


八 避雷系統 清圖

  • 地下室最底層接地銅盤到同樓層的數目核對與補繪

  • 各樓層的立管數目核對與補繪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