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神論-創造法則
- 勇皓 王

- 6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10月11日

神創造光子,同時也創造暗子,人類的感知,是因光子而形成,所以我們只能感受到因光子的存在所反應的世界。所以人的本性非常渴望光,對待光如神一般,也是神的主要表徵。我們所感知物質存在與體驗到無形的靈魂,這些都源自於光。世界沒有客觀的實相存在。而暗子所呈現的,對人來說是看不見的。人的眼睛受限於光譜一定的頻率範圍,同樣的對於觸覺的感知也會受限於頻率而無法摸著,同理,還有各種形式的聲音、顏色、味道、等等,我們也受限於頻率,這種種限制所形成的,就是我們所處的地球和宇宙。
既然人看不見暗子,為什麼要創造暗子?但卻因為在神創世界中的法則中,我們人類在物理學上所發現的第一大定律-熵增。(說明的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在沒有人任何外力介入時,都會趨向於失序與混屯。)就是神創造宇宙的第一個法則。這法則我看來是好的,這法則讓人們不斷追求美好的事物、不斷追求發現知識與科技、也同時不斷學習自省,以宗教信仰的力量來抑制這隨時無時無刻的走向失序與混屯的情境。這一個法則,大到神用光子和暗子來把宇宙一分為二,小到如果你家裡沒有刻意花時間定期去整理清潔房子,不用幾天就會變得混亂不堪。飲食健康習慣的養成也是一個案例,習慣即便養成,但沒有力量去節制,最後都一樣會落入暴飲暴食,或者又開始增胖起來,體檢指數不再健康範圍內。

中國有一位很偉大的智者,名為老子。他甚至是中國儒家思想孔子登門請教的對象。在他五千字留話給世人的話當中,雖然有部分被後人修改,偏離原意,但有句話一直是這麼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如果這句話能搭配太極圖,更能說得明白。這句話中的道,就指的是神的法則,因為這一法則,所以這宇宙確確實實在我們人類的認知的範圍內,和不在我們感知的範疇中,真實的存在。道生一,這“一” 就是宇宙的第一個法則,“二” 指的就是陰陽。即便我們人類探索天文與哲理已經超過千萬年之久,但是陰陽正負左右上下的物質和認知的訊息,一直被不斷地被確認出來,這包括後來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用公式,證明了黑洞存在的事實。

老子說的 “二生三”,這三,極具創造上的意義。這三在宗教信仰上、在音樂樂理上、在建築結構上、在數學、物理、藝術、等各種領域,都深具意義。我們會發現,沒有三,這世界無法建構我們所認知的一切事物,包括信仰、空間。三是最少最簡單的音節,三是最穩固的結構體,三是我們生命的要素、三是繪畫上最重要但只能體察的結構、三是大多數宗教信仰神話不可或缺神的完整體,三是我們人類最能清楚記憶的最小群組單位,三也是最適合解析運動物理上的三個步驟。人的一生,也大致被分爲老中青三代 .... 人生也應該被這樣規範著,各代的人們就應當做各代該做的事,一但違背,就會產生道德、體力、精神、健康、心理上的種種衝突,例如男女感情中的爺少配,會自然激發人們或自己自然會對這種現象產生道德譴責或自責。青代求成長,中代求發展、老代求安穩,這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只能仰賴人們自己在生命中去發現。

神創造世界的法則,就是一需要分二,二之中需要有三,三就能創造世界的一切,包括我們看得見的客觀事實,與看不見的主觀現象。這創造萬物的三有很多種解釋方式,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及新事物的發現,會有所不同。然而,隨著這些演進,我們所見的物質與世界,開始被人們發現根本不存在的事實,時間本身存不存在也已經被發現它的謬誤。隨著微觀世界物理現象的發現,到天文爆炸理論的被質疑,甚至到目前AI運用的不可置性的快速發展,讓人們覺得是不是也和神創造人一樣,基督教聖經所提,人是按上帝的形象造人,這個描述和人類盡量讓AI接近人類本身的追求,是不是似曾相識?影射出人類成為了AI的上帝。有一天,AI也會發現,他們的上帝,具備了自有人類以來,七百萬年所有地球上生存過的人類,所累積出來的結果。

在末世已近的今日,過去一切人類對於未知的描述,已經慢慢清晰可見。如果以我現在來看,
上文所說的三,在現在來看又是什麼?其實就是:意識、訊息 與能量。神創造世界,用這三個元素來組成我們生存的宇宙,也能被轉移到另一個空間維度,能歸回到神的, 也只有這三者。這三者都具有物理學上說的波與粒子的疊加特性。這三種形式能互相轉換,傳遞、增減、共振,而且不受我們感知到時間、空間的隔閡,幾乎是立即可以發生的。這立即,在中文裡,我稱呼它叫當下。當下是一個專有名詞,對人類而言,這是最最重要的名詞,未來和過去不存在,但當下存在。 dh 待續




留言